外交學者雜志7月3日評論文章《為什么印度應該加入中國新的海上絲綢之路?》指出,海上絲綢之路(MSR)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一部分,目的是塑造中國經濟、文化和政治影響力。盡管印度反映冷漠,對如何實施一帶一路不確定,同時擔心該倡議是否有地緣經濟理論或安全取向,但作者認為印度不能錯過參與MSR的機會。
許多觀點認為MSR是中國重塑亞洲秩序和削弱美國在該地區影響力構想的一部分,另一種觀點認為,美國的亞洲“支點”——在亞太集中大量軍備以及構建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是遏制中國戰略的一部分。
中國在南亞制衡印度的傳統做法是“支票政策”。目前中國在孟加拉、斯里蘭卡和巴基斯坦正在建設港口,并試圖利用其經濟實力在孟加拉灣和阿拉伯海擴大勢力范圍。因此,MSR可能是經濟偽裝下的“珍珠鏈”理論,涉及中國商業和軍事設施建設以及與印度洋的關系。
中國向印度的鄰國進行了大量投資。這些南亞國家為了經濟發展繼續著不信任的游戲,受中國影響的南亞和東南亞經濟體越來越多,這將減弱傳統概念上印度在次大陸的勢力范圍。
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有其經濟和戰略基礎。35年來,中國的經濟發展和成就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省份。通過該倡議,中國計劃提振西部省區的經濟,在中亞和東非為中國商品和資金尋找新的市場。該倡議即可解決發展中國西部問題,又可加大中國在亞太乃至世界的影響力。
在此背景下,擁有優越地理位置的印度不能錯過參與MSR的機會。通過積極參與,印度將受益頗多:印度已表達希望吸引中國投資的愿望,參與MSR將有助于吸引中國投資;有助于印度發展東北部地區,進一步實施其向東政策;有助于構建完美的平臺幫助印度加強與地區和雙邊合作。印度對鄰國投資有助于在某種程度上削弱中國的勢力范圍和霸主地位。
更重要的是,如果印度拒絕參與一帶一路,而其他南亞和東盟國家決定加入,那么印度可能會變得孤立。在這種情況下,印度最好接受邀請加入MSR,同時利用每一個機會加入美國倡導的太平洋伙伴關系協議(T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