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金融日報》2014年8月21日報道,近期中國政府加強了《反壟斷法》執行力度,對日本12家企業涉汽車零部件壟斷采取了創紀錄處罰措施,這一動作激起了外企對保護主義的恐慌。
中國發改委近日通過官方網站透露該次罰額將達2億美元,住友電氣受罰額度最大為2.9億人民幣,系史上針對單家企業壟斷行為的最高罰額,此外還包括電裝和三菱等日企。
自去年以來,汽車、技術和食品企業在中國就開始遭受反壟斷調查,其中包括美贊臣營養品和達能等公司。據公報稱,本次卷入汽車零部件價格壟斷案的車型超過20個,有豐田、本田、尼桑、鈴木和福特等。
這些處罰加重了在華的外國企業對中國政府開始強化監管的恐慌。專家分析認為,那些涉嫌價格壟斷的企業應加以小心了,因為中國政府為實施市場結構調整,對市場監管正在重新變得更加嚴厲。某些法律專家認為,中國政府對外企執行反壟斷法較本國企業更嚴格。但中國官方反駁了這一論調,認為處罰對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目的是為了保護消費者權益。
中國汽車市場規模全球最大,但卻由外企控制,那些外企因涉嫌價格壟斷一直受到官方媒體的特別監督和聲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