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里當前宏觀經濟形勢
來源:網群國際 瀏覽:次
今年3月22日馬軍人政變后,國際社會對馬實施了全面經濟制裁措施,除人道援助外,其他多雙邊援助全部停止,在建項目也紛紛下馬,由此導致社會恐慌心理加劇,對國家發展前景擔憂程度與日俱增。9月27日,當地主流媒體《獨立報》記者對馬經濟、財政和預算部長進行了專訪,主要內容綜合如下。
一、政變對馬2012年財政預算產生重大影響,國際發展援助暫停,財政預算目標難以完成。根據本年度財政預算,GDP增長率原定為5.5%,現已調整為下降-3.1%。原因是公共投資將下降約73%,工業下降1.9%,服務業下降8.8%。對此,政府只能采取更加嚴厲的財政緊縮政策,以防預算崩盤,維持宏觀經濟繼續穩定。為此,政府對2012年預算法進行了大幅修訂,由原來主要依靠外來資金轉為促進國內收入,減少免稅范圍,千方百計擴大自身收入來源,以確保財政安全。根據最新通過的今年財政預算修改法,全年財政收入下調約合14.36億歐元,下降29.8%,支出下調約合15億歐元,下降33.4%,投資支出下調約合2.2億歐元,下降73.3%。對于2013年預算,政府也將采取謹慎政策,國家收入恐怕只能以內部收入為主,外來資金嚴重受阻。
二、支出消減,所有部門都會受到影響,由于國際資金斷流,生產部門受損最為嚴重,比如農業、采礦業、水利、工業、建筑業、城市建設、公共工程和交通運輸業。其中農業下降60.9%,礦業、水利和工業下降67.2%,城市建設和公共工程下降73.5%,交通運輸業下降68.5%。
三、國際資金中斷,今后政府開支只能依賴本國稅收和投資分紅。不過,政府將繼續遵守承諾,兌現到期公共債務,盡管可能出現遲期支付。對此,2012年預算修訂法和2013年財政預算法均已做出相應規定。此外,公務員關心的工資問題也受到重視,國家預算也將給予優先保障。
四、盡管馬處在政治和經濟危機,但國家財政尚未出現宏觀經濟動蕩,原因是政府對公共財政保持著良性管理。但也必須看到,馬2012年經濟發展嚴重倒退,說明其經濟發展依然依靠外援,50多年的主權獨立至今沒能解決經濟獨立問題,國家發展繼續面臨嚴峻考驗。
項目合作:18361148798 或

溫馨提示:本站提供免費發布服務,但對信息的合法性、實時性、真實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名錄資源由會員為向全球展示品牌形象上傳,個人信息均經處理后發布,如有遺漏戓涉嫌侵權他人及不愿展示形象的,請將“該頁網址和需修改及刪除的內容”發至本站郵箱戓留言給我們處理。凡注冊會員并發布信息或名錄資源的,均可定期獲得全球項目參考及合作機會。本站名錄資源概不對任何第三方開放,更不提供如交換、出售及查詢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