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網》5月1日報道,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30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審議通過《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試行)》《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其中,經濟工作內容如下:
經濟工作 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
據新華社電昨天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對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進行了分析研究。會議認為,今年以來經濟運行處在合理區間,一季度經濟增長與預期目標相符。新的增長動力正在形成中,外部需求收縮,內部多種矛盾聚合,經濟運行走勢分化,下行壓力仍然較大。
會議指出,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高度重視應對經濟下行壓力,保持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綜合平衡,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
會議認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增加公共支出,加大降稅清費力度。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把握好度,注意疏通貨幣政策向實體經濟的傳導渠道。要認真選擇好投資項目,做到有市場,有長期回報。要整體推進財稅、金融、投融資體制改革,解決好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市政項目、實體產業部分資金循環不暢問題。要注重擴大消費需求,有針對性地挖掘消費潛力,努力提高消費品質量和服務水平,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要完善市場環境,盤活存量資產,建立房地產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要把創新驅動發展作為我國經濟實現動力轉換的關鍵,穩步有序推進化解過剩產能工作。要注意防范和化解各類風險。中央堅持國有企業改革方向沒有變,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方針沒有變,堅持對外開放和利用外資政策也沒有變。
會議指出,各級領導干部領導經濟工作要掌握認識發展趨勢和準確分析經濟形勢、營造良好市場環境、發現和使用人才、保護產權和知識產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等新本領。鼓勵支持各級干部勇于開拓、有所作為。一定要吃透情況,抓好落實,樹立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的正確導向。
>>解讀
官方出組合拳直指庸政懶政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劉元春指出,此次會議釋放出兩個重要信息:一是高層已意識到新常態下政策傳導機制出現的變化,二是明確穩增長的核心仍是穩投資。
劉元春指出,去年“積極”的財政政策實際效果“偏緊”。官方此番打出組合拳:一方面強調增加公共支出加力減稅,另一方面要求干部“勇于開拓、有所作為”。
劉元春分析說,積極財政政策的作用沒有市場預想那么大,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地方官員“保證不出事”心態下的庸政懶政。高層已意識到政策傳導的問題,所以此次專門對領導干部領導經濟工作提出詳細要求。據中新社
>>信號
政策更加寬松房市有望盤活
1.宏觀調控或變方式
【原文】需求結構、生產結構、企業組織結構、產品結構、商業模式發生幅度較大的調整。
這是中央第一次對中國經濟調整效果做出全面判斷,在這樣的背景下,宏觀調控的方式和節奏也會發生變化。
2.股票市場仍降杠桿
【原文】保持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綜合平衡。
將防風險納入綜合平衡內容,一方面是想避免因經濟下滑導致債務風險,另一方面也是擔心股票市場泡沫積聚,導致市場出現系統性風險。因此,政府會采取謹慎金融監管政策,以降低和化解風險。如此判斷,股票市場會繼續降杠桿。
3.可能繼續鼓勵購房
【原文】要完善市場環境,盤活存量資產,建立房地產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
這意味著可能繼續出臺鼓勵購房的稅收和信貸政策,以起到消化住房庫存,進而刺激房地產開發投資的作用。
4.貨幣政策會更寬松
【原文】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把握好度,注意疏通貨幣政策向實體經濟的傳導渠道。
如何疏通傳導渠道?一是疏通銀行渠道,這可能會要求銀行增加實體經濟貸款;二是通過健康活躍的資本市場,將寬松的貨幣供給轉化為新興產業的融資需求,這既要求股票市場穩定,同時要盡快放開企業IPO管制,增加上市公司的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