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陸梓華 特約通訊員 焦葦)今后,滬上每名殘疾兒童入學時,都會有一份《上海市殘疾兒童入學健康評估表》相伴,便于學校制定個性化教育方案和康復方案。這是本市推進醫教結合的新舉措,在全國尚屬首創。今年入學的全市227名特殊教育新生已全部完成檢測。
今年暑期,本市組織醫學專家和特教專家,為報名就讀特殊教育學校的新生開展入學前健康檢查和綜合評估。根據結果為每一個殘疾兒童制定個性化的教育、康復和保健方案。盧灣輔讀學校校長何金娣說,該校有一對雙胞胎姐妹,原本以為只是斜視導致視力異常,經過五官科醫院檢查,發現雙胞胎患有罕見的先天色素缺失。學校為此重新制定了康復計劃。
浦東新區特殊教育學校校長周美琴說,今年該校同時有5個聽力障礙的學生入學,按照傳統做法,戴上助聽器是第一步。但檢查發現,5個孩子病情各有不同,5套個性化治療方案應運而生。一個孩子聽力障礙非常嚴重,助聽器完全不起作用,必須加強手語訓練;一個孩子還有右手和左腳先天畸形,得同時配合肢體功能訓練;一個孩子左耳聽力較好,為他制定一對一語言訓練方案;一個孩子聽障嚴重且伴有行為異常,在新華醫院協助下,第一次查明了聽力損傷程度。據悉,今后,為殘疾學生開展醫學、教育評估將成為一種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