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李蓓菁 記者 江躍中)雖然收入已超過政府的最低生活保障線,但因家庭成員治病或就學等硬支出過大而導致實際生活水平處于貧困狀態,如何幫助這類“支出型貧困”家庭解決生活困難?閘北區通過區民政局委托心惠家園服務中心,實施“支出型貧困”幫困項目試點,切實緩解這些家庭的經濟、生活壓力。
長期以來,社會救助對象主要為依據收入情況劃分出的“收入型”貧困群體。隨著低保、養老金等保障標準的提高,“收入型”貧困家庭基本生活保障已基本實現全覆蓋。但同時,隨著醫療、教育等制度的改革推進,許多中低收入家庭因醫療費用、學費等致貧,“支出型”貧困的矛盾日益突出。
心惠家園服務中心是一家采取“政府出一點、社會募一點”方式組建的社會組織,對特困家庭實施個案幫扶、特定幫扶,幫困對象是無基本保障或政府各項救助政策覆蓋后仍有特殊困難的居民。
通過信息收集和統計,心惠家園明確了“支出型”貧困家庭的條件,即當月前連續6個月家庭月均總收入減去醫藥費自負部分和每學年學費的月均總支出,計算出的差額低于低保標準。本區范圍內“支出型”貧困家庭均可提出申請。
家住寶山路街道象山社區的薛先生因患胃癌49歲便辦理了退休手續,妻子失業,家中另有一子還在讀初中,全家僅靠薛先生微薄的養老金和妻子的協保金生活。然而,薛先生胃癌復發,支出大額的治療費,影響了家庭的基本生活。心惠家園得知情況后,按照“支出型”幫困項目的標準,給予了連續6個月、每月1071元的幫困救助金,解了薛先生一家的燃眉之急。
今年截至8月30日,全區已受理幫困158個家庭,共216人,資助金額約50萬元。(李蓓菁 江躍中)